石油化学工业_投资促进

来源:bob博鱼    发布时间:2025-04-23 23:22:26

  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厂房、辅助产业技术的研发中试、成果孵化、技术转移及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为主体业务发展趋势。近期以厂房租赁为主,远期以发展医药制造外包()生产基地为目标。打造引领通化主导及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技术的研发工艺化服务、探索以多种模式加快成果转化的项目化服务模式建立起“研发机构—孵化器—产业园”的梯级孵化链条,研发、组织和引进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化项目,为科研成果的孵化和在医药高新区的产业化提供支持。形成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建设成为通化市科技创业孵化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主要平台和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孵化“加速器”、以医药产业为主,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基地和通化市“政产学研金”合作的先行区。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全球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版中国医药行业研究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为15572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16387亿美元。

  医药市场主要由化学药和生物药两部分组成,其中化学药占据着全球医药市场收入构成的主要部分。生物药共包含两种:分别为创新药和仿制药。在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以及新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的驱动下,生物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全球与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86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4294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到4831亿美元。

  根据全球医药行业研究机构艾昆纬(IQVIA)预测,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2022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4.6%。在发达国家,新疗法的采用将成为医药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医药新兴国家,增长驱动将更多来自于原研新药的应用。

  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药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最大的是肿瘤治疗,达到2700亿美元;第二名是免疫疾病领域,规模约为1800亿美元;第三名是糖尿病领域,规模约为1600亿美元;第四名是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第五名是心血管疾病领域,规模约为800亿美元。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以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突变作为靶点的药物。与传统抗癌化疗药物相比,小分子靶向药特异性更高。化疗药物由于系统毒性较大,通常会在作用于癌细胞的同时,杀死其它人体健康细胞;而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特异性得针对癌细胞,从而减少对其它健康细胞的影响。因此,小分子靶向药物较传统化疗药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基于靶点结构的理性药物分子设计、虚拟筛选等。2001年FDA批准全球首个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将慢性粒细胞患者的10年生存率提升至83.3%,从此肿瘤治疗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2023年全球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规模达到843亿美元,同比增长31.72%。

  2023年中国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到734亿元,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075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6.0%,远超于同期全球水平。随着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选择的比重提升、患者基数催生市场需求提升、本土企业对创新药物研发的持续发力,未来多样化抗肿瘤靶点的产品将加速上市步伐,共同推动中国抗肿瘤小分子药物市场规模的扩张,中国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858.3亿元,比上年下降2.3%(按可比口径计算)。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623.1亿元,比上年下降3.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773.0亿元,下降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975.1亿元,下降6.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437.6亿元,增长2.0%。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发生营业成本113.10万亿元,增长1.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6%,比上年下降0.20个百分点。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7.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0%;负债合计95.57万亿元,增长5.9%;所有者权益合计71.79万亿元,增长6.2%;资产负债率为57.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加快,带动企业当月营业收入由降转增,2023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8%,自8月份以来利润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市场形势改善拉动企业利润持续上升。企业盈利的上升也带动了企业扩大生产,增加了对工业厂房的需求,特别是医药企业,因为其厂房专业化程度高,投资大,企业自建前期投入大,故催生了医药标准厂房租赁市场,租赁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推出,也加大了厂房租赁的需求,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研发出新药,迫切需要将其小试、中试进而扩大生产推广上市,而租赁标准化医药厂房是其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减少前期投入,降低风险二来可缩短小试、中试至扩大生产的时间。

  吉林省为我国的医药大省,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吉林省共有医健企业4万余家,其中长春高新、通化东宝、吉林敖东等均为国内知名上市公司,2018年,吉林敖东药业入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目前,吉林省医药行业主要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大主导板块,生物健康材料与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制药检测仪器与设备、医药商业与流通、医疗健康与服务五大潜力板块,医药健康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通化市由于地处我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的长白山腹地,天然药材资源丰富通化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已拥有了以通化东宝、修正药业、万通药业、金马药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骨干医药企业;以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白蛋白以及人参精深加工产品和生物林蛙抗菌肤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医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均居吉林省前列。作为一座享誉全国的“医药城”,通化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72家、集团公司12家,独立、协同或挂牌上市企业14户,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医药科技小巨人企业39家。截至目前,通化自主研发的医药品种达185个,中药保护品种23个,国家、二类新药30个,医药企业可生产23个剂型、3,603个文号的医药产品。衡量一个地区的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新药创制是基础性指标。通化21个医药健康产业化项目进入2021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修正药业的“厄贝沙坦片”、通药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阿莫西林”分别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东宝药业的“磷酸西格列汀”正式获批上市等等。与此同时,通化先后与吉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8个国内知名医药高校院所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通化医药高新区建有国内唯一院士工作站:24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受邀成立医药健康产业高端智库,通化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已成为东北亚博览会的重要内容。

  通化地区相比较南方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成本,厂房建造成本,厂房租金等也会相对较低,这样反映到产品上的成本也会降低,对于租赁企业来说就会获得更高的利润。有了更高的利润就可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本项目因为有政府支持,在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市场宣传等方面也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园区已经与巨仁堂药业、民泰药业、金汇药业、吉通药业达成了初步租赁合作协议。

  在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之合格要求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其他配套设施。设计内容:根据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工业项目特点、业主需求,选择适用性技术。

  《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汽车产业、食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产业、医药产业、冶金建材产业、光电信息产业、轻工纺织产业、能源产业九大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吉林省全面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先后印发《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快医药强省建设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21〕43号),把医药行业作为重点发展和支持对象,推进医药创新成果转化。通化市政府同意《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印发《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化市加速“六个回归”推动通化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打造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生产制造基地,这些政策与“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创新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度契合,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本项目为示范区七大承接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

  通化市医药企业众多,具有良好的医药产业基础。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全面放开,通过政府打造通化市化工产业园生产制造基地品牌,打造政策洼地,研究制定落实优惠入驻政策,开展摸底调研,梳理出医药企业合作意向清单,完善对外开展合作基础。召开政策信息说明会,邀请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医药行业协会参与园区建设研究分析,由政府提供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做好业内宣介。强化区域功能,发挥医药高新区、化工园区优势,承接投资合作项目落地。开展医药生产示范企业建设,开展化药、生物药、中成药等各类剂型的合作。

  通化市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以集锡线国道)、鹤大线国道)、黑大线国道)、营扶线为主的连接东北三省和进关出海的公路网络,通化至梅河口一级公路已通车。沈吉线、梅集线、鸭大线铁路纵横交错,有直达北京、青岛、沈阳、长春、大连、白河等地的旅客列车。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8,861.47㎡,总建筑面积90,551.38㎡。原料区新建化学原料药车间8栋,生物发酵车间5栋;生产辅助区新建质检研发中心、丙类仓库2栋、甲类仓库、危险品液体库、危险品固体库、甲类罐区、甲类泵房、危废库;动力辅助区新建中央控制室、动力站、污水站、废水池、消防水池、循环水池、门卫、堆场等配套设施;以及道路等共辅工程。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21,303.61万元(含流动资金),建设投资申请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63,000.00万元。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1.4.1主要财务指标

  13,681.40万元,利润4,979.33万元,投资回收期14.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5.91%。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地址:通化市柳河县柳南乡域北部的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医药制造及其制剂功能区内

  266.9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79.65平方公里。自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以来,区域带动能力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陆港区作为吉林省实施向南开放的重要载体,承载和发挥了公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物流园区、化工产业园区等功能作用,正努力建设成为集保税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合作、科学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区。陆港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优势突出,交通物流便利。沿边近海,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背靠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腹地;域内有五高二铁和通化机场,已建成公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园区等现代化物流平台。区内已建成商贸加工创业园、化工产业园,正在建设东北亚国际农林产品交易中心。“十四五”时期,陆港区按照通化市“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以通化市“一四五”总体思路为统领,以建设“一港两园”为布局,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为主线,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商贸加工创业产业园、通化市医药化工产业园、东北亚农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持续优化基础配套能力,完善园区承载功能,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东北东部商贸物流和产业集聚中心。

上一篇:2025年生殖辅助概念股票这份名单值得研究(422)

下一篇:阿拉丁与西部证券调研:背后的市场与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