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未终结的艾滋病研究之战

来源:bob博鱼    发布时间:2025-10-24 07:12:35

产品详情

  第一位获奖者是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他因“发现导致宫颈癌的人状瘤病毒(HPV)”,将分享一半的诺贝尔奖金;第二位和第三位获奖者是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他们共同分享另一半的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奖的公布不只是大喜的时刻,也是大悲同时爆发的时刻,因为一项诺贝尔奖一次只能最多授予3个人,在2008年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一位为艾滋病研究领域作出基础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不在此列。美国《科学》杂志在题为《令人惊讶的诺贝尔奖》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在故意冷落怠慢了一位世界最著名的病毒学家之际,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今天(10月6日)宣布,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克蒙塔尼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获得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导致艾滋病的病毒。这一决定忽略了(美国)马里兰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的罗伯特盖洛,他曾与蒙塔尼在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和与之相关的测试专利问题上长期激烈争执。”然而,蒙塔尼和盖洛早已握手言和。蒙塔尼在获奖当天表示,“我为罗伯特盖洛感到遗憾,证明艾滋病病毒导致了艾滋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盖洛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盖洛也为自己不存在获奖深感“失望”,但他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向3位获奖者表示祝贺:“今晨读到蒙塔尼博士的言词,我甚欣慰,他表明我值得同等尊重。”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这两项重大的突破性发现带来的一系列诊断、测试和治疗方法,有效遏制了宫颈癌和艾滋病的广泛传播,人类因此受益。然而,科学家在获得造福人类的发现同时,也陷于荣誉与利益之争;令人心慰的是,他们携手解决了纷争,共同沉浸在伟大发现所带来的喜悦之中。世界上超过5%的癌症是因HPV的感染引发的,而它所导致的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每年,全球约有50万女性被诊断患上宫颈癌,25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而且绝大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早期,楚尔豪森一反传统教条,假定HPV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经过10年的实验,他的假设得以证实。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宫颈癌疫苗,这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癌症疫苗,为攻克其他癌症提供了借鉴意义,今年72岁的楚尔豪森也因此成为德国的第7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0月6日,拉尔德楚尔豪森在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图片来源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

  楚尔豪森1936年出生于德国,20世纪50年代末,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攻读医学博士期间,他对传染性疾病和微生物学产生兴趣,1961年,他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微生物研究所获得了第一份工作,做与疫苗相关的工作,并在这里获得了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工作的机会。在美国,他师从病毒学家沃纳亨利和他的夫人,“亨利夫妇非常和善地指出我所不知道的事,我在这里获得许多技术专长和经历。”

  3年后,德国符兹堡大学为楚尔豪森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在这里,他开始怀疑因性接触而传播的宫颈癌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观点,而这正是当时学术界盛行的看法,HPV被认为只会在手足等部位引发普通的皮肤疣。但楚尔豪森相信自身的眼睛,因为即使使用了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他也没有能在宫颈癌细胞中发现过疱疹病毒。

  1972年,36岁的楚尔豪森被命名为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系的教授,他建立了一套系统来测试包括HPV在内的其他怀疑病菌。但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发疯了。”欧洲宫颈癌协会总裁菲利普戴维斯说。

  1974年,楚尔豪森参加了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准备在这个会上展示宫颈癌细胞中没有单纯疱疹病毒的研究结果。就在他准备演讲之前,一位来自芝加哥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在一个宫颈癌组织切片中分离出40%的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当楚尔豪森开始演讲时,听众席安静得鸦雀无声,他的结果因没有实质性意义而被忽略了。这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低潮。

  1977年,楚尔豪森成为德国弗莱堡大学病毒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小组从一个生殖器疣中分离出一种HPV类型,令人失望的是,这种HPV6并没再次出现在宫颈癌细胞中。不久后,这个研究小组又分离出HPV11,却发现它与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上相关的基因组序列距离遥远。这时,研究小组的一位博士生从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上成功克隆出一种新型病毒HPV16,他们立即发现,一半以上的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中均有这种病毒。再进一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分离出HPV18,17%~20%的宫颈癌是由这种病毒造成的。

  1983年,楚尔豪森出任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主任,这时他已经能够证明HPV16和HPV18广泛存在于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中,之后的研究发现,这两种类型的病毒出现在整个世界大约70%的宫颈癌活组织切片中。

  “那时,病毒学家以及所有的妇科医生都认为,他关于HPV的想法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观点。”楚尔豪森的前同事、德国科隆大学的病毒学家希尔伯特菲斯特说,“但他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移,不在乎他所引发的争议。”

  慕尼黑技术大学妇科学系主任评价说:“他的工作直接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多年来,我们从始至终能够鉴别出处于宫颈癌高风险状态的女性。如今,作为他工作的一个结果,我们有了疫苗,可以在年轻女性接触性生活之前为她们提供保护。”

  2004年11月和12月,葛兰素史和默克这两家制药业公司分别宣布,历经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宫颈癌疫苗几乎100%地对抗HPV16和HPV18;2006年,默克制药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生产的两种宫颈癌疫苗面世,一年之内,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80个国家先后批准了这种疫苗的使用。现在,全球各地每年有约50万的女性接种了宫颈癌疫苗。

  1981年,美国西部的加州和东部的纽约同时报告出了一种新疾病症状:一群曾经健康的年轻男性出现威胁生命的疾病症状,他们以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立即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小组,对此情况做研究。

  特别工作小组的调查发现,这种疾病正在全球快速流行。1982年,CDC将这种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AIDS或艾滋病),并确定这是一种新疾病,发生率正在快速上升。据估计,全世界已有25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3300万人携带该病病毒。

  CDC的调查的最终结果促使全球的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导致这种疾病的元凶,包括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的研究小组,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病毒学家罗伯特盖洛。

  10月8日,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为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塗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当时正是蒙塔尼小组的成员。1983年,他们从法国一位淋巴结肿大的早期AIDS患者的组织切片中分离并培育出淋巴结细胞,检测出一种逆转录酶的活性,证明感染因子应该是某种逆转录病毒,这种病毒会将自己的DNA融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他们将这种新发现的病毒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简称LAV)。

  10月7日,吕克蒙塔尼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的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

  但蒙塔尼的实验室不能证明他们的病毒导致了艾滋病,他将病毒样本送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罗伯特盖洛的实验室后,请他帮助鉴定和审阅。1984年,盖洛的实验室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4篇文章,宣布他们发现的类似病毒与艾滋病有关,并将这种新病毒命名为“人类T淋巴细胞III型病毒”(简称HTLV-Ⅲ)。

  经过对比,蒙塔尼发现盖洛所谓的独立发现的病毒正是他送给盖洛请求鉴定的LAV。他发表相关声明,指责盖洛剽窃他的研究成果。双方各执一词,法庭也难以作出判决。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为给这一尚存争议的病毒命名,放弃了蒙塔尼的LAV和盖洛的HTLV-Ⅲ,而是取名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并沿用至今。

  1987年,实验室中的争论上升到两国最高领导层,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和法国总理希拉克为双边调停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发现这种病毒”、两国平分数以百万美元的艾滋病血液检测专利使用费。蒙塔尼和盖洛不仅冰释前嫌,而且化干戈为玉帛,在当年的《自然》杂志上以共同署名的方式发表了一篇列举艾滋病研究编年史的文章。

  然而,1990年《芝加哥论坛报》发表的一篇长篇调查性文章再次点燃战火,文章质疑盖洛的实验室是否偷窃了蒙塔尼实验室的病毒样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因此实施专门调查,国会也介入,但盖洛终于证明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没有不端行为。1991年的重复调查显示,蒙塔尼的样品污染了盖洛的样品,才导致两方的研究成果如此接近。实际上两人都分别发现了HIV,只是蒙塔尼在前,盖洛在后。

  从此以后,盖洛和蒙塔尼和睦共处,2002年,两人各自在《科学》杂志上撰写文章,声称共同为这种病毒的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观察家认为,这些文章为双方一同分享诺贝尔奖扫清了障碍。

  楚尔豪森说,宫颈癌疫苗研制成功是对他一生工作的最好证明,但他仍然有些遗憾地认为,这种疫苗应该再早几年出现。1984年,当他确信HPV是导致宫颈癌的病毒时,他向制药公司建议研制对付HPV的疫苗,“这些病毒的结构很简单,我们大家可以做些事情,但我所接触的公司都不相信这事有利可图,他们说还有更紧迫的事等着解决。”

  2003年3月,楚尔豪森在德国国家癌症中心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但他仍然能继续在这个中心继续工作,因为他的夫人是这里的一位病毒学教授,她手里拥有全部106种HPV类型。

  然而,这次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名单仍将在学术界激起阵阵涟漪,但科学家们还是尊重并理性地接受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决定。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病毒和免疫学家约翰内德哈勃尔说,“长久以来,诺贝尔奖委员会都是将奖项授予第一个作出种子性观察或发现的个人或小组,这一次,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诺贝尔奖总是伴随着大喜和大悲,这取决于谁是获奖者以及你是谁。”

  在2008年10月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评审委员会精确指出,他们作出决定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种病毒,而不是证明病毒与艾滋病的关系、或者后来两个敌对实验室达成共享荣誉与利益的协议。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汉斯约恩瓦尔说:“在决定究竟是谁做出了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时,我认为我们是专家,而不是律师。”

  在评价HIV发现的重要性时,评审委员会的公告说:“在此之前,医学界和科学界从来就没如此快地发现、鉴别出一种全新疾病的起源,并提供治疗方法。”“这个新发现导致了鉴别感染的血液测试方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命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法。如今,这种测试已用于血液捐赠的扫描,使用于输血和制作血液产品的血液供应更加安全。”

  蒙塔尼现在是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艾滋病研究和预防基金会主任,在得知获诺贝尔奖的消息时,他正在科特迪瓦共和国的阿比让城参加一个HIV学术会,他说,对付艾滋病的战斗还没结束,他现在正在研究一种方法,希望可以根除感染者体内的HIV。

  巴尔-西诺西仍然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如今,她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第37位女性获奖者。相较之下,男性共有745位获奖者。